这是描述信息
/
/
/
英伦建筑印象

英伦建筑印象

  • 分类:城市记忆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8-13 17:51
  • 访问量:1

【概要描述】

英伦建筑印象

【概要描述】

  • 分类:城市记忆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8-13 17:51
  • 访问量:1
详情

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飞机经过张家口、乌兰巴托、莫斯科、圣彼得堡、芬兰,在空中飞行大约十个小时的行程,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四周都是大海的岛国,就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即我们通常说的“英国”。
      在没有去英国以前,对于英国的印象是古老、历史、绅士、时尚、现代。2011年元旦前后,乘英国航空公司的A038航班从北京15时起飞,飞行约8000公里,由于英国比北京晚8个小时时差的原因,到达伦敦的时间是当日17时(北京时间次日1时许)。此时适逢英国普降暴雪,所有飞机进出港受到影响,飞机到达伦敦希斯罗机场由于没有停机位不能降落,只好在伦敦上空盘旋,恰好借此机会在飞机上鸟瞰伦敦。那蜿蜒的泰晤士河两岸是被白雪皑皑覆盖的各类风格的建筑和尖尖的教堂,伦敦桥、电信塔、议会大厦、伦敦眼、海德公园这些参照物,把伦敦的全貌勾画了大概。夕阳西下,飞机好不容易降落在冰雪覆盖的跑道上,没有廊桥,只好乘机场巴士到达候机大厅,看到的是因大雪延误航班而滞留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下了飞机的人在等迟迟不见的行李,出港和换乘的在等起飞的消息,英国人就是英国人,就是在这插脚都不容易的大厅里,人们或站或坐、不急不躁、秩序不乱,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可见一斑。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说陌生,因为英国到现在也没有加入1995年生效的欧洲申根条约国家,致使好多中国游客去欧洲不能一起去英国,去英国要单独申请签证,使到访的中国人相对较少;说熟悉,是近代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就由英国发起,致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直到1997年,英国才将最后一个殖民地——香港回归中国,时间虽已过去十多年,往事仿佛就在眼前一般;还有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将下一届奥运会会旗交给伦敦市长,伦敦成为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
      到英国看古建筑是赏心悦目的。在英国旅行,时常会对其标志性建筑物的恢宏、壮观感到震撼,但与法国大型建筑相比,英国建筑还属于“小巧玲珑”比较精致的类型,其城堡、教堂、博物馆、皇宫都是景观造型别致、历史文化浓郁的古老建筑。有些建筑要耗费上百年的时间来建造,有些建筑已经有数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仍然保存完好。不过,伦敦的建筑物一般只有400多年历史,因为15世纪的鼠疫和大火毁了整个伦敦城,后来的一些主要建筑都是由当时英国一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一手设计和指导建造的。这批建筑无论造型、结构、工艺和建造质量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作品,大多保留完好,没有受到战乱和人为的破坏。此外,像伦敦桥、大本钟等标志性建筑,也是游人驻足观赏和摄影留念的名胜景点。伦敦的博物馆很多,不管是建筑还是藏品之丰富和宝贵,也都令人赞叹不已。
      英国建筑在大的概念上应归属于欧洲西方建筑,从古希腊时代起到20世纪30、40年代,欧洲一直是西方建筑文明的中心,但欧洲建筑真正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建筑艺术达到鼎盛,从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信奉人文主义的艺术大师们又把西方建筑从宗教天国拉回了人间大地。在这一过程中,打上历史烙印的各个时期古代经典建筑,以美轮美奂的造型、多姿多彩的空间、精雕细刻的工艺和历经沧桑的历史、精致豪华的画面,为世界留下了众多光辉灿烂的建筑杰作。直到19世纪下半叶,欧洲建筑艺术思潮更迭频繁,四五百年间先后出现了巴洛克、古典主义、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等不同的建筑风格。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建筑的传统形制和美学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设计的核心从以往的注重审美转移到追求技术与功能上,这直接导致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成熟和向全世界的扩散,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极端——“国际式”建筑对西方世界多年的垄断,又被“后现代主义建筑”打破,形成一个多种风格流派争相登场的局面。
      英国人十分注重对古代建筑的保护,政府很早前就通过一部法律,对古建筑只能装修加固,不得推倒重建。为了保持伦敦协调一致的建筑风格,建筑物不是向高空发展,而是重点改进内部布局和使设备现代化。与同样也是古都的北京相比,生活在伦敦远比在北京更赏心悦目! 伦敦人酷爱历史,轻易不拆老房子,随便走进伦敦哪条街,都能看到二三百年或更长历史的建筑。历史悠久的建筑却未在高大的现代建筑前光芒尽失,伦敦人就是在这些老街区里有滋有味地享受着活在现代生活中的历史文化。徜徉于这座千年古城你会发现,在这里,历史、现实、未来的交汇是如此融洽自然。很多人惊讶于英国人有那么多新奇想法,开放、鼓励创新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活在伦敦人生活里的世界历史文化所给予他们的勇气、视野和启示,无疑是创新的丰富源泉。从过去的沉淀、现代的变化、未来的颠覆,伦敦的历史依然不陈旧,仍然能在厚重的历史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她的活力在当代仍奠定着她是世界艺术创作、传媒文化、世界金融之都。在伦敦,高层建筑不多,近距离的看英伦风格的民居,红砖、灰瓦、小白窗,加上石材的柱头、柱帽和雕塑装饰,配以厚重的大门,这些主要元素给人以大伦敦、老伦敦、古伦敦之感。
      到英国看建筑首先看到的是体现皇权和贵族文化的建筑,国会大厦及大本钟是白厅大道上最醒目的建筑,也是英国君主政体的象征,哥德式的建筑群,壮丽中带有古典风韵,气势磅礴。 现在所看到的国会大厦其实是伦敦最新建的宫殿,1834年,一把大火烧掉了整座原来的西敏宫,仅留下一座只剩屋瓦的西敏厅,之后花了12年的时间才建成现在的规模,改名国会大厦之后便成为伦敦的政治中心,国会议员的开会场所。前不久刚刚举行威廉王子婚礼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座古老的建筑有着700多年的历史,1245年亨利三世开始修建,是英国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之一,1066年征服者威廉把大教堂定为皇家教堂,1987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白金汉宫是一座灰白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宫殿,代表着英王室的权利,由Buckingham公爵在1703年开始修建,也因此而得名,维多利亚女王是居住在这里的第一位女皇。
      距离伦敦市中心约32公里的温莎堡,占地10.6公顷,有951个房间,是英国王室仍在使用的最大的城堡,由征服者威廉在11世纪创建,有39位君主以此为家,19世纪初,乔治四世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造,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走近这座古建筑,那种中世纪的味道就会因它在阳光下呈现米黄色而不经意地流露出来,现在的温莎城堡内收藏着英国王室数不清的珍宝,其中不乏有达•芬奇、鲁斯本、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名画、名瓷、名物、名器等珍品不计其数,更不必说那些留传自中世纪的家具和装饰品了,所以即便说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的艺术展室一点都不夸张。每当女王来到温莎堡,这里便会升起英国皇室的旗帜,而在城堡上空是一条繁忙的航线,当飞机的轰鸣声飞临城堡上空时不知是否会影响到皇室的宁静?1992年11月,城堡曾经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烧毁了温莎堡内的圣乔治厅和寝宫。经过5年重建,花费3700万英镑,温莎堡终于在1997年12月底再度开放,今天的温莎堡已完全恢复往日的风采,城堡内一个步兵营在这里为皇室服务,卫兵头戴黑熊帽子,一身戎装,表情严肃。在温莎堡附近有一个著名的伊顿公学,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河畔,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岸相望。伊顿公学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我们来到这所学校,由于放假学校关闭,经和工作人员交涉,同意我们到学校大门内参观和照相。这所学校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中心,它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罗马柱式建筑,气魄雄伟、十分壮观。这里珍藏的文物和图书资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所不能比拟的,大英博物馆建于1753年,6年后正式开放,原来主要收藏图书,其后兼收历史文物和各国古代艺术品。大英博物馆的藏书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有大量的英国和世界的经典文献、书籍、手稿、档案,不少是仅存的珍本。除英文外,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许多种文字的书籍,仅中国书刊就有6万多种。由于大英博物馆建得较早,它的外形和布局已成为博物馆的标准模式,后来者竞相效法。其中两部分展品格外吸引人,一是中国瓷器,上自汉唐,下至明清,青花、钧瓷、唐三彩、景泰蓝按年代与产地排列,应有尽有,大概是中国以外最大的中国陶瓷馆。还有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玉器;印度宝石戒指也十分引人注目,火红、海蓝、石榴红、祖母绿各色俱全;菱形、球形、卵形、异形大小不一,真是巧夺天工。尤其是埃及最珍贵的文物,4000年前在正反面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腊文的石碑藏在大英博物馆中。这是世界唯一的一块,并据此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堪称镇馆之宝。
      格林威治位于伦敦东南的泰晤士河畔,这里有昔日的皇家天文台、国家航海博物馆、皇家海军学院以及风景秀丽的公园。格林威治久负盛名,近100年来,各国出版的地图都以经过伦敦格林威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也是“世界时区”的起点,并用它的计时仪器来校准本国时间。站在格林威治的山顶,两脚跨过零度经线,遥望灯火通明的伦敦夜景,泰晤士河岸的绚丽风光一目了然,伦敦的景致让人思绪万千。
      在国外看到中国城、唐人街或看到中国牌匾,就像他乡遇故知,一种强烈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伦敦的中国城在最繁华的牛津街和摄政街交汇处,“中国城”既无高层建筑,也没有豪华的大公司,几乎所有建筑都比较矮,在“中国城”除少数是外国人经营的商店和酒吧间外,几乎是华人的天下。漫步“中国城”,一间间用汉字书写的商号目不暇接,站在一对石头狮子和牌坊门楼放眼望去,周围都是出售中国商品的店铺和餐馆。以前曾到过几个国家看了唐人街,感到唐人街就是一批中国人在国外的创业史,这里的建筑多是一家一户的几代华人打拼出来的,店铺小,装饰也不考究,有些甚至艳丽、俗气,给外国人的印象就是建筑档次不高,装饰没有特色,空间局促狭小,这很难代表国家的实力和形象,而没有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往往会通过这个窗口认识中国,其偏见也就在所难免了。
      到英国看建筑不能不到大学,到大学不能不到西部的牛津和东部的剑桥大学,在交通发达的伦敦,走马观花也要在两天的时间看完这两所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世界十大名校之一,剑桥本身就是牛津大学学生和市民发生冲突后,师生流落到剑桥建立的。两校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一直很密切,就像中国的北大和清华,一文一理,牛津大学注重思想教育,剑桥大学则更注重求知,这大概就是牛津培养出29名首相,剑桥培养出88个诺贝尔奖的原因。两所大学的校园和国内的大学不同,牛津的39个学院、剑桥的31个学院全都分布在城市的街区上,所以,走在牛津或者剑桥的街上,不经意就能看到一个个学院。大学建在城中,城中就是大学,牛津郡和剑桥郡就是为大学而建。牛津和剑桥的建筑风格有着极大的不同,剑桥和牛津相比显得要安静许多。在牛津的街头,即使你无法走进任何一个学院,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仍是扑面而来,牛津大学石墙内,传道授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1世纪,几百年的历史留下了伟大的建筑杰作,且早被视为所有成功大学校园的典范。四合院、回廊还有拱门遍布各个角落,宛如迷宫,这些古老的建筑无一不散发出典雅迷人的传统气息。英国人把牛津当作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学院中有许多中世纪的建筑瑰宝,中世纪的塔楼古色古香,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让人更加感到历史的分量,不愧是“全世界最令人称羡”的大学建筑。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雕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建筑按年代的不同而风格各异,比如建于十五世纪的国王学院是哥特式的;建于十九世纪的纽南学院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剑桥大学里有许多值得欣赏的楼馆、亭院和桥、廊。剑桥大学的雷恩图书馆是由英国最著名的建筑师、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者雷恩设计的,那是他一生中最为人赞誉的杰作之一;还有国王学院的教堂,是建筑群中最宏伟者,历经九十九年才建成。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它那庄严肃穆的扇形穹隆和记述圣经故事的彩绘玻璃,幽暗柔和的光线投射进教堂内,更增加了它的高贵和神秘,在这样历史厚重和文化氛围里培养的学生,怎能不成功呢?
      去英国之前计划租一辆车子,自助开车绕大不列颠岛一圈,去了以后改变了计划,在雪后的道路上乘坐火车既安全又方便还经济。在伦敦小住一周后,元旦前夕乘火车北上到了苏格兰。苏格兰人性格粗犷、友好善良,他们较好地保存了传统文化,在民歌、音乐、服饰上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点,风笛、格子裙、高尔夫和威士忌是苏格兰人的标志。有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勇敢的心》,说的就是13世纪英国入侵,苏格兰人奋起反抗的故事,那动人的故事、宏烈的画面、优美的音乐、精湛的表演不知震撼了多少人?我们不说作为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旧街、古堡、老城和备受争议的现代建筑议会大厦,不说从爱丁堡到东北部石油城阿伯丁沿途乡村错落有致的建筑、遍布城乡的高尔夫球场的精致和跨海大桥的雄伟,也不说从阿伯丁去尼斯湖高速公路两旁茂密的森林和在大雪覆盖下绿草茵茵草场上的牛羊和马群,仅最能代表苏格兰特色风情、可以比作苏格兰灵魂的格拉斯哥,就让我们由衷的赞叹。
      格拉斯哥是苏格兰第一大城与第一大商港,也是英国第三大城市。位于中苏格兰西部的克莱德河河口,1999年,格拉斯哥被命名“建筑与设计之城”;2003年,又被选为“欧洲体育之都”,与大连是友好城市。乘坐敞篷观光巴士,可以往返市区的乔治广场、教堂、沿河住宅、体育场和格拉斯哥大学。创立于1451年的格拉斯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四所大学之一,是苏格兰历史第二悠久、全英国校龄第四的一所久负盛名的公立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校区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地点,其最初的建筑群是复杂宗教建筑的一部分。中世纪著名建筑设计师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设计了哥特风格的格拉斯哥大学建筑群。其中最负盛名的建筑是格拉斯哥大学现在的主楼,此主楼由两个正方形并列而成,在二层的空中花园,两个正方形的中间建有一个开放式的回廊,在回廊的上方是巨大的毕业堂,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是其哥特式的钟塔。而在哥特式的外表之下,主楼内部却是维多利亚式装饰,整个主楼在英国首先使用了钢筋骨架结构,并使用了较轻的房顶,堪称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在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学校建成了一系列的现代建筑,包括很多野兽派艺术特点的建筑群,数学系建筑群:麦克洛林楼、博伊德•奥尔楼等,以及经济系建筑群:亚当•史密斯楼、海斯廷顿楼等都是该派建筑的代表。而在苏格兰和英格兰交界处的登弗里的克莱顿校区,是为某些文科专门设计的开放式大学校园。在近六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格拉斯哥大学培养出许多知名人物,如我们熟悉的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著名的蒸汽机发明家开尔文和詹姆斯•瓦特等,更培养出四位现代高等教育大学的创始人和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座建筑,一处大学,一个学生,创造了历史,开启了未来,就像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这个秩序至今影响着一个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有了建筑,就有了历史,就有了文化,就有了灵魂!
      英国的现代建筑在这样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中,理所应当地不断创新和革命,一些优秀的建筑师也层出不穷,创造了很多领导世界水平的杰作。初到伦敦时,乘坐在1863年修建的地铁上,这就是英国吗?车厢这么陈旧,空间这么狭小,站台这么落后,设备这么老化,自然没有好感,而后来乘坐在去格林威治方向现代修建的地铁上,眼睛一亮:不说设备之先进,空间之丰富,装饰之考究,材料之精致,就说列车全程无人自动驾驶就令人大开眼界!伦敦的铁路十分发达,历史的、现代的,国有的、私营的铁路都在不同的线路上运行着,是全球铁路网最密集的城市,分布于市区的十多个火车站,各自掌控着不同的行驶路线,四通八达的通往各地。
      说到近代的建筑应该是建于60年代的英国电信塔,高度188米,直到1990年一直是伦敦最高的建筑。由建筑师Eric Bedford 和 G.R.Yeats设计,据说狭小的圆柱形的体量是由于顶部传输天线的技术要求决定的:当风速达到15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天线的位移不能超过25公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电信塔一直是英国科技发展的标志,先进技术的代表,它的混凝土外墙和浅色玻璃,加之奇特的造型一直具有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让人过目不忘,2003年,曾获得英国建筑大奖。
      在飞机上一眼就能看到的耸立在泰晤士河畔的是名列世界第三的摩天轮,总高度135米,是为了庆祝公元2000年,投资1.2亿美元而兴建的,名字叫伦敦眼,又称千禧之轮,是伦敦的地标之一,也是伦敦最吸引游人的观光点之一。伦敦眼共有32个乘坐舱,重量1600吨,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15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时30分钟。伦敦眼的构想可追溯至1993年《泰晤士报》所举办的一场竞赛,该报要求参加者提出庆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计划,两名夫妻搭档的建筑师马克与巴菲而德者异想天开地提议要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轮。这项计划激发了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艾林的想象力,决定出资使其付诸实现。对摩天轮的设计者而言,除了体积,最美妙的是这个庞然大物竟可以稳固地矗立在泰晤士河河面上。两支从陆地延伸过来的支架,将承担摩天轮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条巨型钢索防止其倒塌,这些支架与钢索的地桩将打入地下180英尺的深处,确保安全无虞。这座新世纪诞生的现代建筑,所需的电脑计算能力,超过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建筑。设计师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因为这是为迎接新千年的活动设计的,它应当能代表千年交替,能带人们到没有去过的地方,因为人们都喜欢看地球在自己脚下的样子,不论是从山上看,还是从高楼上看,看地球像织锦一样在脚下展开实在是一种乐趣。
      正在建设、超出伦敦天际线,计划于2012年竣工交付,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夏德伦敦桥,采用类似金字塔的结构,外形好似一片巨大的玻璃,堪称一座小型垂直城市。它的高度有72层,内部将建有写字间、居住公寓、欧洲第一座五星级香格里拉酒店、零售店以及餐馆,总面积将达到近60万平方英尺(约55741平方米)。至于备受争议的位于伦敦城市天际线的斯特拉塔,高达480英尺的最高住宅楼则以剃须刀的外形被贴上了“纯视觉污染”的标签,被提名为“2010年英国最丑陋的建筑”。
      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市政府却极具现代感,整体是一幢椭圆形的玻璃幕墙建筑,外形神似一只竖立的、略微倾斜的鸡蛋,整幢大楼共9层,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为环保节能型建筑。大楼通体使用玻璃幕墙,内部材料均为环保节能型,冬天,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楼内热水循环,椭圆形的大楼外形既保温又能接收不同时段的阳光直射;夏天,抽取地下水循环达到降温目的,楼内最高温度摄氏21度。楼内的用水,按用途分类,经净化后降级循环使用,最后经过处理排入泰晤士河。楼宇建造和管理服务采用市场化运作,伦敦市政府大楼的设计和建造由市政府招标,投资与产权属于开发商,由市政府向该开发商租赁,租期为25年,办公室的部分空间会对公众开放,与我们的政府大楼中规中矩,威严宏伟,府前广场理念和风格大不相同。
      英国伦敦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圆形建筑,类似一个蚕蛹的形状,由设计师诺曼•福斯特设计,建筑面积76400平方米。这座高180米40层的大厦,打破了传统办公建筑设计的“火柴盒”式结构,它圆弧形的设计,使底部和顶部渐渐收紧形成曲面,将大厦的轮廓线最大程度地融入周围建筑和街道环境之中,并使底层广场能够得到最多的日照。大厦的设计表达了高度激进的高层生态建筑意识,借助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大厦取得了最大程度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并将建筑运转的能耗降至最低。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奥运碗,外形下窄上宽,酷似一个汤碗,与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相映成趣。底部的田径场和底层的2.5万个座位在地平面之下,而上部的5.5万个座位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将被拆除。奥林匹克体育场从2008年5月起兴建,共斥资约4.86亿英镑。主场馆所在地是岛状,三面环水,占地40英亩(约16.18公顷),有5条主要的桥梁进出,体育场内的草地约有9000平方公尺。奥林匹克中心在东伦敦,这里曾是重工业基地,工业生产使该地区土壤被有毒物质污染,还曾是伦敦的垃圾填埋场。2012年敦奥运会的厂址就选在该地区,政府借此重整环境、振兴经济。为此,伦敦政府进行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复杂工程——清洗被毒化的土壤并现场回填,当地的建筑垃圾大多重新用在公园各项建设中,可谓高科技含量的环保治理工程。而伦敦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将是一座115米高,被形容为像“变形金刚的肠子”的红色金属怪物。这座高塔将建在奥运会主体育伦敦碗和水上运动中心之间。伦敦奥运会期间,游客登上这座塔顶的圆盘观光台,就能将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景色一览无遗。 
      站在高处看到的是大伦敦、新伦敦,走到城市的各个街区看到的确是古伦敦、老伦敦。这些各个时期美轮美奂的经典建筑,被一望无际的园林和茂密的植被包围,生态、环保、自然、原始、宜人的环境,在泰晤士河沿岸,在寸金寸土的黄金地段,在著名的建筑周围是那彼此连接的绿地公园,人们或骑车、或滑板、或跑步、或骑马、或游玩、或演讲、或娱乐、或遛狗,在这里看到的是人与环境、与自然、与动物、与建筑的和谐。比如占地3700亩的海德公园,西接肯辛顿公园,东连绿色公园,形成寸土寸金的伦敦城里一片超出很多人想象的公共绿地。一望无际的公园里,有参天大树、茂密的森林、精致的雕塑、宽阔的湖面、翱翔的鸟类、原始的步道、英伦的建筑、娱乐的项目和各类服务设施。海德公园的东北角有一个大理石凯旋门,东南角有威灵顿拱门,但最有名的应算是这里的演讲者之角,公园的周边就是寸土寸金、繁华的商业区。在此不远就是占地3000多亩的摄政公园,由知名建筑师约翰•纳什于1811年设计,是伦敦最大的可供户外运动的公园。附近有伦敦大学、中国大使馆、大英博物馆、伦敦动物园、国王十字与圣潘克拉斯火车站。尽管我们去的时候刚刚下过雪,仍对公园之大、景观之精、设计之美、生态之好留恋难忘。几百年的时间,公园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没有改变用途和蚕食,也没有人为的、粗制滥造的雕琢,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去英国看建筑,尽管走马观花,但是看到伦敦从古代罗马帝国以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悠久传统,伦敦的房子很老,但老房子里的历史故事与现代故事很精彩。这些老屋里,保存了许多影响过历史的发明家和大师的科技与艺术杰作。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历史遗迹在诉说过去,这里的大街小巷都流露出历尽风霜的痕迹。伦敦把历史保留得鲜活而完整,无论你是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艺术,徜徉于伦敦丰厚的历史杰作中,都能找到站在巨人肩膀上去发现、创造的感觉。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厌倦了伦敦时,他便厌倦了生活。”从有活力的建筑物的角度看,这种说法确实很有道理。
      看了英国的建筑,就像整个欧洲一样,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历经沧桑仍在使用,形成了一些城市和街道的主要景观。就像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的:原本总以为我们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现代,看来事情并不是这样。如果我们仅仅因历史过于厚重而失落了现代,这倒是一个不难让人理解的理由,但厚重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呢?走到欧洲街道上东张西望、暗暗比较,方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有人说,中国保存不了很多古典建筑,是因为太多改朝换代,太多兵荒马乱。然而,只要查查欧洲历史就可明白,他们改朝换代的频繁程度,兵荒马乱的酷烈程度,都超过中国。其间一个区别是,中国自古以来习惯于把攻击对象整个儿毁坏,非烧即拆,斩草除根,不让它阴魂盘绕,死灰复燃;欧洲则不然,更在乎所有权的转移,即更在乎占领和抢掠。如果以平实的态度来解释中国古典建筑为什么比欧洲保留得少,至少不应该无视以下这两个因素:一是中国的建筑主要以木材为构架,欧洲的建筑则以石材为上选。二是不同的材料选择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观念。欧洲追求宗教意义上的永恒,而中国则追求生生不息、代代更新。
      建筑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不是水泥的堆积,建筑是遗憾艺术,不可以随意重来,需要的是把建筑遗憾降到最低,用未来书写新的历史。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地址:临沂市金雀山路10号开元·上城国际  

Copyright © 2019 开元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05023380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临沂

关注我们: 微信 微博
分享
搜索
搜索